• 首頁
  • 常見問題
  • 血檢說明
維生素D3的迷思 BT-dd
最新修訂日期:2025/4/7

 

細胞分子矯正衛教單4號-酸鹼平衡、腎功能、骨鬆與自律神經微量元素與礦物質的應用

http://www.hofferclinic.com/qna_detail.asp?cat=48&deid=1012&hfpwd=hf0301ic

 

這幾年來,市場上為增加內科自費收入而衍生出來的多項非必要的血清中維生素礦物質濃度自費檢測商品(維生素D、B 12、葉酸、鎂等⋯ )其檢驗結果影射維生素礦物質相關的「細胞內源性」過高的問題,被膚淺的以外源性因靜脈注射或口服所導致的「血清內含濃度」過高混為一談,內科在此領域的認知不足,加上隨意胡亂加以判斷的結果,造成細胞分子矯正衛教上非常多的麻煩譬如,當細胞缺乏葡萄糖的時候,我們卻會在血清中看到高濃度的葡萄糖,這叫做糖尿病或者胰島素阻抗

 

 

因此,你不能因為血檢看到血清中有高濃度的葡萄糖,而將之定義為細胞內有過多的葡萄糖反之,當一位正常非糖尿病的人在很短的時間將葡萄糖有效攝入細胞內,細胞內的葡萄糖濃度飽足了,而我們卻會在血清中看到葡萄糖濃度下降了如此,我們也不能將血檢解釋為,細胞內葡萄糖所需不足,而這就是這些自費維生素檢測項目的盲點

 

 

近年來維生素D的隨意亂攝取,和維生素B 12過多致癌風險論⋯等等種種亂象,都源自於以上濫用的自費檢測項目加以膚淺判斷所得到的結論。

 

 

我們應當探討細胞對於維生素礦物質的生物利用率,以及細胞膜蛋白質通道開啟相關的荷爾蒙 及coenzyme 輔酶的聯合運作⋯如胰島素、鈣、鈉、鉀、細胞膜表的碳排列、脂體的主動傳輸性⋯等都應該是需要被探討的變數,而不是任性膚淺的以血清濃度中的含量,直觀的加以診斷。

 

 

由於維生素礦物質在細胞內的含量無法被精確的檢測出來,且變動性極高,即便大費周章取得的檢驗數據也不是一個值得用來診斷的穩定的數據(stable data)

 

 

因此我們大部分都以身體運作於功能上的問題來探討(functional medicine),判斷是否對該維生素礦物質有所缺乏或補充過度的可能性。

 

 

如此,才是正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需要額外花錢檢查血中維生素D3濃度嗎?補充D3能治療癌症嗎?
http://www.hofferclinic.com/qna_detail.asp?cat=32&deid=129&hfpwd=hf0301ic

 

 

膽鹼C與細胞膜的修復 微脂囊Liposome球體結構之細胞膜傳輸功能解說

http://www.hofferclinic.com/qna_detail.asp?cat=57&deid=1358&hfpwd=hf0301ic

 

其它相關Q&A連結

維生素D3 維他命D3 癌症 惡性腫瘤 乳癌 乳房攝影 乳房鈣化 鈣化點 鮭魚 增加日曬時間 亞麻油 亞麻仁油 亞麻仁籽油 Omega3 Ω3 大豆卵磷脂 自由基 慢性發炎 攝護腺癌 腎臟癌 大腸癌 修補細胞膜 微礦鎂 鎂離子 PTH 骨質疏鬆 骨鬆 4號衛教單 細胞分子矯正醫學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