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連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6/5402778
這個話題拿出來討論是有點老梗回鍋,早在10幾年前,各大醫院的藥劑師與腫瘤科醫師就已經在爭辯,是否要給予化療期間嘴巴破、胃潰瘍、拉肚子等,消化道黏膜缺損的的癌症病患補充《麩醯胺酸》來修補黏膜組織的問題?因為,在已知癌細胞主要代謝的食物中,與其選擇《葡萄糖》癌細胞更容易去優先代謝《麩醯胺酸》,因此,癌細胞最愛吃這種型態胺基酸,並非什麼新的科學發現。也因此在賀弗診所飼料單(處方籤)裡,鮮少開立麩醯胺酸,尤其是針對腦瘤(blastoma)的病人。
麩醯胺酸 (Glutamine)亦被稱作文章中提到的「谷氨醯胺」,為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非必需胺基酸,且是唯一一種可直接通過腦血管障壁(BBB)的胺基酸。在人體中儲存於骨骼肌或血液中。當受傷、燒燙傷、手術、患病、化放療或身心壓力大時,需要藉由麩醯胺酸來做黏膜、肌肉、骨骼的修補,因此生病人體內常常沒有足夠的麩醯胺酸可供使用,而需要從體外額外補充,這最常見與化療口腔黏膜破損的病人。
腫瘤就是腫瘤,本人對微環境一詞深感不解,區分成"癌細胞"與它的“微環境”,仍是腫瘤。
如果把腫瘤比喻為:一個會偷吃的男人,往往其偷吃的對象,通常不是他的”最愛”,而往往是”最方便”的,同理,而腫瘤最方便吃的,是充斥在血液中為數眾多的葡萄糖(考慮到絕大部分的人都以葡萄糖為主食,並且中老年人都有血糖過高的問題),因此讓腫瘤變大、擴散、”吃到飽”的,仍然是葡萄糖!而不是那些血液中不容易有過量存在的,麩醯胺酸!
建議使用時應沖泡於維生素C汽水中,以促進黏膜修復的功能。
維生素C是天大的鏢靶藥
http://www.hofferclinic.com/qna_detail.asp?cat=2&deid=1285&hfpwd=hf0301ic



